当前位置:北库历史网>中华杂谈>正文

朱元璋是什么民族 明朝有哪些民族人物形象

导语:朱元璋是汉族人,明朝历史上有不少民族人物形象,如蒙古族的阿鲁图、女真族的努尔哈赤、回族的马文升等。

目录导航:

  1. 朱元璋是什么民族
  2. 唐朝有哪些少数民族
  3. 朱元璋是什么族的人
朱元璋是什么民族

汉族

朱元璋在位期间,下令农民归耕,奖励垦荒;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;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;大力提倡种植桑、麻、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、他还徒富民,抑豪强;下令解放奴婢;减免税负,严惩贪官;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,清查户口等等。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,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,史称洪武之治。1380年(洪武十三年),朱元璋废丞相,设承宣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、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,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。

汉族。

朱元璋是汉民族的人,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人,今安徽凤阳,是地道的汉族人。

朱元璋,出生于濠州钟离,原名朱重八,字国瑞,明朝开国皇帝。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,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,25岁时,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。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,统一南方,后北伐灭元,建立了明朝,年号洪武。朱元璋在位期间,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,史称“洪武之治”。

汉族。

明太祖朱元璋(1328年10月21日-1398年6月24日),安徽凤阳人,汉族,生于濠州钟离(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),字国瑞, 原名重八,后取名兴宗,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。政治家,战略家,军事统帅,明朝开国皇帝。

朱元璋幼时贫穷,曾为地主放牛。1344年入皇觉寺,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, 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。同年,攻占集庆路,将其改为应天府(今江苏南京)。1367年命徐达、常遇春以“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”为口号,举兵北伐。

1368年初,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,国号大明,年号洪武。当年秋攻占大都,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,蒙古贵族北逃,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。又平定西南、西北、东北等地,最终统一中国。

唐朝有哪些少数民族

民族:西部和西北部:突厥、回纥;东北部:靺鞨族;西南部:吐蕃、六诏。关系:

①行政:唐初,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,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来管辖;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西突厥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,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。

②战争:唐初与东突厥开战,打败东突厥,俘其首领,维护北部边境的安定。

③册封: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。

④和亲: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,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,唐蕃会盟。原因:①经济繁荣,国力的增强,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。②国家统一、政治清明、社会安定,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。③唐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、开明,策略灵活,有利于改善民族之间关系,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。

民族:西部和西北部:突厥、回纥;东北部:靺鞨族;西南部:吐蕃、六诏。关系:

①行政:唐初,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,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来管辖;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西突厥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,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。

②战争:唐初与东突厥开战,打败东突厥,俘其首领,维护北部边境的安定。

③册封: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。

④和亲: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,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,唐蕃会盟。原因:①经济繁荣,国力的增强,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。②国家统一、政治清明、社会安定,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。③唐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、开明,策略灵活,有利于改善民族之间关系,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。

朱元璋是什么族的人

朱元璋真实祖籍是金陵句容(今江苏镇江市句容县)朱家巷。民族是汉族人。

朱元璋是濠州钟离(今安徽凤阳)人,祖籍金陵句容(今江苏镇江市句容县)朱家巷。是明朝的开国皇帝。

朱元璋是汉族的。据史料记载,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今安徽凤阳人,所以他是属于汉族人士。

现在看来,汉族是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,而且其他民族地位相等,但是在朱元璋的时代并不是这样的,当时统治中原的是蒙古人,

朱元璋是汉族人。

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家,政治家战略家。为人机智果敢,善于发现人才,使用人才。在徐达查玉春等人的辅佐之下,先后扫平了陈友谅,张士诚等割据势力,又灭掉了元朝,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。

朱元璋是汉族的人,

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,就去投奔了 皇觉寺 的高彬和尚,剃度为僧做了 行童 。 他在寺里每日扫地、上香、打钟击鼓、烧饭洗衣,还受到老和尚斥责。不久,当地闹饥荒,寺里得不到施舍,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。 这样,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。

汉族人

明太祖朱元璋(1328年10月21日-1398年6月24日),幼名重八、兴宗,字国瑞,濠州(今安徽凤阳)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人

第一,有人认为朱元璋相貌像是回族。据了解,流传至今的朱元璋画像有多种不同的版本,这些画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。一种是相貌端正,和蔼慈祥,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皇家标准像,与真实的相貌并不相符。另一种比较接近真实的画像,则迥异于一般的汉人。不过,依据相貌特点来确定族属,有失草率。陈先生说:“古今中外,任何民族都有长相奇特的人,谁又能说出哪种相貌肯定是哪个民族的人呢!”第二,有人提出,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姓马,马姓是回族的姓,与回女结婚也就成了回民。陈先生认为,仅凭一个马姓是无法判定马皇后是回民的,因为汉族也有马姓,而且其历史远比回族的马姓更为久远,汉代汉族的马姓之中就已涌现出马援、马融等著名的历史人物了。第三,有人列举,朱元璋后世子孙是回族的一些“论据”,认为可以作为朱元璋是回族的旁证。比如有人说,建文帝(朱元璋孙子,明朝第二代皇帝)在燕军攻入南京后出走,是赴天方(麦加)伊斯兰教圣地朝觐,这可以表明他是回族。然而,建文帝南京城破之时,究竟是死于宫中大火,还是逃亡在外,是桩历史疑案,至今未有定论。建文帝出走至天方朝觐和明武宗的禁猪令是否和朱元璋是回族有关?陈先生表示,记述建文“行踪”的野史笔记,大多只说他是剃发为僧、浪迹江湖或隐居山林,却未见有远赴天方朝觐的记载。有一个说法认为,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建文帝,在他第四次下西洋时也的确到过天方。但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达的地区广大,并非只到过天方一地。而且也未见史籍记载他在那里听到或见到建文帝曾到达此地的踪迹,怎能断定建文帝出走是至天方朝觐呢?还有人以明武宗正德十四年(1519年)南行途中,曾于十二月间在仪真(今江苏仪征)下令禁猪,在该县行祭祀孔子礼时,也不供猪头而供羊头,来表明他是信奉伊斯兰教,遵守禁食猪肉教规的回族。陈先生指出,得出这种结论是因为对史实不了解造成的。明武宗的禁猪令讲得非常清楚,他之所以禁猪是因为他本人属猪,又姓朱,与其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关系。禁猪令一出,当时南直隶、山东等地的村市居民被迫宰杀所养的猪,连小猪也都埋掉,明武宗在仪真祭孔时,无猪可用,只得用羊头替代猪头来供奉孔老夫子。明武宗本人既不信奉伊斯兰教,也不忌食猪肉,有明一代,宫廷御膳,就从未断过猪肉。据《大明会典》的记载,负责置办御膳的光禄寺,每年所用牲口数达30100头,其中就有猪18900头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beikuopc.com/zatan/560591.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南朝和南北朝的区别 南朝宋和刘宋一样吗下一篇:古罗马为何需要大量奴隶?

文章评论